伐木工变身护林员,森林管护全覆盖,青海北山林场再现雪豹
20世纪,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北山林场由于乱砍滥伐,导致生态系统遭到破坏,被当地人奉为吉祥之兆的“大猫”(学名雪豹)也只存在于老人们的讲述里。
自天然保护林工程实施以来,北山林场全面停止森林采伐活动。随着一道道绿色生态屏障重新在世界第三极密布竖立,一个个生态环境治理工程构筑起青海东大门,北山林场进入了以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为主的新阶段。
北山林场的护林员们
“目前,北山林场森林覆盖率达到79.06%,是青海省森林覆盖率的10倍。”北山林场场长赵昌宏告诉记者,去年10月,北山林场的红外相机拍摄到一对雪豹母子的影像,这表明林场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生物多样性保护效果显著。
以前进山是为了砍树烧火做饭,现在巡山是为了保护森林
“我们通过开展人工造林、封山育林、加强森林管护和抚育等措施,林场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森林蓄积量恢复到480万立方米。”赵昌宏说。
坐落在河湟地区的北山林场,原本是青海省境内保存最完好的天然森林资源之一。然而,曾经违背自然规律的采伐方式,一度让生态环境系统遭受严重破坏。
1956年,北山林场成为以森林采伐为主的国有林场,伐树成为当地村民主要的收入来源。“以前基本全村都在伐树,长到七八十年的大树,我每天要砍3-4棵。”今年58岁的陈文焕以前是一名伐木工。“最严重的时候,到处都是被砍伐的树桩。”
时任采伐队队长赵昌宏会根据树龄挑选出“适龄”的树木,但事实上,树木远未达到轮伐期,就会被开采。“当地特有的青海云杉的品质好,县城和外省对木材需求量很大,原本轮伐期在80-120年的青藏高原树木,大概在30年左右就会被砍。”赵昌宏说。
1998年,我国启动天然林保护工程,北山林场开展了人工造林、封山育林、灌改乔等“复绿”工程。
“不只是简单种树,还要适当增加混交林的种植面积,混交林能充分利用空间,有助于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降低病虫害。”赵昌宏介绍,北山林场连续23年未发生重大森林火灾、重大森林病虫害和重大盗伐林木、盗猎野生动物案件。
放下斧头后的陈文焕,从事护林工作已有9年时间,他说:“以前进山是为了砍树烧火做饭,现在巡山则是为了保护这片森林。”
珍稀动物再次频现北山林场
“感觉每一脚都会踩到珍稀植物。”正漫步在林场腹地,浪士当河畔的游客告诉记者,前一阵在网上看到北山林场有雪豹出没,被林场如画般的风景所吸引,所以来这里想碰碰运气,看能否与雪豹“偶遇”。
然而,与雪豹相遇并非一件易事。雪豹常在雪线附近和雪地间活动,普通游客很难遇见。去年10月,北山林场拍摄到了雪豹的影像,这是北山林场自1958年成立以来,首次发现并记录到雪豹的画面。
雪豹是高海拔生态系统健康与否的“气压计”。有专家表示,雪豹位于高山生态系统食物链顶端,再次发现雪豹证明保护地生态健康、物种丰富、食物链完整。
近年来,北山林场与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共同合作开展野生动植物调查。不仅拍摄到了雪豹,还首次发现了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玉龙蕨。“这充分说明了我们林场是一个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的区域,同时也表明生态环境在持续向好。”赵昌宏说。
随着生态环境的逐步好转,北山林场动植物生存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成为青海省生物多样性最重要的地区之一。曾经一度消失的荒漠猫、斑尾榛鸡、黑鹳、黄嘴白鹭等珍稀动物,又再次频现北山林场。
据统计,北山林场植被覆盖度达98%。已定名的高等植物有1209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51种。初步查明有野生动物198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有35种。
从无序开发到全面保护,北山林场重现勃勃生机。陈文焕对记者说:“巡山的时候经常能看见野鸡、旱獭,还有人曾经遇到过棕熊。”
仪器监测和人工监管并行,森林管护实现全覆盖
保护生态环境首先要摸清家底、掌握动态。近年来,北山林场不断完善生态环境网格监测体系。2020年,林场正式投入建设青海祁连山南坡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为保护和恢复祁连山森林生态系统提供数据支撑。
“目前,北山林场已布设两个国控水质自动监测站和两个国控空气自动监测站。”互助县生态环境局局长马俊表示,除了仪器监测,组建的两个环境监察支队还会定期对林场重点区域进行监管。
生物多样性日益丰富,不仅需要精细化监测,更离不开科学化管理。
北山林场设有两个营林场、8个天然林保护工作站和24个护林点,构建起以营林场为基础,天然林保护站为骨架,护林员为脉络的天然林保护网络,实现了森林管护全覆盖。
像陈文焕一样的生态护林员,北山林场共有253名,他们是林场管护的主力军。同时,他们也是当地的村民。“通过引导村民参加护林工作,调动他们保护环境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赵昌宏说。
在保护的同时,林场还加大了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
位于林场内的扎龙沟村,村内随处可见“保护森林资源”“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宣传标语。当地村民告诉记者,以前有人上山捕食野兔、野鸡,现在基本上看不见了。
来源:中国环境报
编辑:秦超
更多精彩,请关注中国环境APP
长按识别二维码下载↓↓↓
版权声明
中国环境报社旗下媒体包括中国环境报、《环境经济》杂志、中国环境APP、中国环境网、中国环境微信、中国环境微博等。为维护自身版权利益,制止非法转载行为,特此郑重声明如下:
1、任何媒体机构及营利性组织,凡在互联网、移动客户端、微信和微博等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中国环境报社所属版权的新闻作品,须事先取得中国环境报社的书面授权后,方可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和转载,且必须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同时按有关国际公约和我国法律的有关规定向中国环境报社支付版权费用。
2、任何媒体机构及营利性组织,未经书面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中国环境报社所属版权的新闻作品。对于侵权行为,中国环境报社将予以警告。
3、对于警告无效者,中国环境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公开谴责、向国家版权行政主管部门举报、向人民法院提起侵权诉讼等多种措施以维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届时产生的一切后果由侵权人承担。
4、对于各类非法转载行为,欢迎读者举报。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联系电话:010-67175015